《幽靈刺客》: 同時嚴肅與靠攏成人元素的角色題材 也有很多可發揮的空間

撰文: bio-man | 發布日期: 2023年01月30日
Blade

幽靈刺客 Blade

評分: N/A
年份: 1998
片種: 動作
導演: Stephen Norrington
主演: Wesley Snipes、Stephen Dorff、Kris Kristofferson

漫威電影近幾年很大賣對吧?即便故事框架套路大致相同,但是在部分人設與細節來點變化,配上不同敘事風格的導演充當潤滑劑(與主打賣點),又是一部不一樣的作品特色呈現在觀眾面前。

只差不知何時,已經被迫回家的死侍會否很有種的在劇中自嘲,一如Pixar皮克斯在《CARS》第一集的自嘲一樣,這真的都只是一樣套路的東西換個包裝而已。

好吧,再談下去怕是要被漫威粉黑翻我,說我是DC宇宙過來的心靈黑暗的傢伙了。那我們拉回漫威影業還不算正式站穩腳步的時期,還只是授權版權翻拍的時期好了⋯⋯1989年好了?⋯⋯不,沒事,漫威不承認那部作品有授權過,因為杜夫朗格不想當漫改片的變裝英雄。

那我們時間拉到1998年好了,這年不錯,起碼比死侍早了10多年,早了近20年,漫威授權了一個本來沒什麼人看好的黑人反英雄角色,而且還是半人半鬼的角色,配上了當時其實聲勢有點頹勢的史奈普,他老兄還身兼製片人⋯⋯起碼我們看到第三集的與編劇鬧不愉快的遠因了。

結果4000萬左右的預算,當年影評沒有很愛,但是當年觀眾很喜歡這個沒看過的漫改反英雄電影(美國本土與全球累積票房是成本的近三倍回收)⋯⋯往好處想,至少新線扭轉了《閃靈悍將》搞砸漫改片的臭名了,是吧?

《刀鋒戰士/幽靈刺客》的推出,讓漫改片的製作有了不錯的參考方向,同時嚴肅與靠攏成人元素的角色題材,也有很多可發揮的空間⋯⋯我想,以一部吸血鬼獵人題材電影來說,觀眾當然是想看血腥暴力這些不同於過往浪漫化吸血鬼形象的創作方向。

有趣的是,當時同期卡本特的《V字特攻隊》其實在創作方向跟《刀鋒戰士》有不少想法很接近。但對比於卡本特還是典型的西部片對決的傳統美式硬漢元素,《刀鋒戰士》遊走在實感以及水泥森林的冷冽環境所營造的「世界並不安全」的共鳴,我想這就是《死亡機器/殺神10號》的導演與卡本特最大的不同。

史帝芬諾靈頓在第二部導演作品裡,承繼了前作《死亡武器》的鏡頭壓迫感,同時在佈景安排上為了凸顯「裡世界的吸血鬼生態」的視覺感,在灰暗的環境與都市角落的冷冽佈景,強化了血色在這個環境裡的鮮豔與飽和感。

不論是片頭的肉品工廠隱藏的吸血鬼舞廳,或是反派謀殺長老時的血腥殘暴,再或者反派殺死人類小弟時的嗜血與享受鮮血帶來的快感(甚至還讓吸血帶有幾分性暗示的視覺感)。

史帝芬諾靈頓善用了色彩與攝影構圖的壓迫感,凸顯了本片作為限制級電影的特質,但同時也妥協了一些商業片該有的敘事性與大眾接受範圍。不過就結果論來看,片中的性暗示與直白露骨的情慾乃至於血腥暴力,老實說還能夠得到當時觀眾青睞而擁有不錯的票房成績,確實是不簡單了。

至於其他的關於本片之於漫威影業發展歷史的影響,我就不多闡述了,至少對比在影集化才得到觀眾肯定的制裁者,不計《刀鋒戰士3》的自砸招牌(史奈普當年該不會是因為稅務官司才失心瘋發作吧),也不考慮妥協太多片商需求的豆豆龍拍的第二集(我知道其實很多人捧第二集)。不得不說,第一集在導演特色與商業平衡的表現,確實給當時爭取電影市場發展的漫威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

1998年8月,《刀鋒戰士/幽靈刺客》,今年將迎接25週年。北美前年(2020)已推出4K,聽聞品質表現還行,但這表示,當年特效還不算成熟的視覺感,也被放大與清晰化這些瑕疵了。

台版中環曾發行16:9規格的DVD,無特收;北美DVD花絮收錄豐富,甚至還收錄了本來有機會在《刀鋒戰士2》作為要角登場的魔比斯登場的結局(一說這個沒採用的結局,下去扮演魔比斯的就是導演本人),但這個版本的結局有另一個問題,血魔的特效根本是在開玩笑(當年的特效沒法達到構想的效果,這讓血魔成了一群會飄在空中的紅色史萊姆),只是我想不透,都改成現在院線版的結局了,魔比斯登場其實也不影響故事發展啊⋯⋯除非,漫威版權問題⋯⋯

我知道,改編片必然的共業瓶頸,人物版權授權⋯⋯才怪,其實是當年新線沒信心票房回響,所以要編導改結局變成現在這樣。(美版DVD特收刪減片段編導在訪談主動承認的)

最後,為何我想挑戰一下自己,談談我向來避談的漫改片⋯⋯不為別的,因為我贊同史帝芬德爾對於漫改片氾濫的批評見解,所以把他這部片拿出來重溫一下,順便告訴大家,這漫威授權改編的比《死侍》還早的「限制級」賣座漫改片也25歲了,如此而已。

應該看得出來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內容,大都只是沒有冒犯意思的調侃吧?

文: 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