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 譚耀文落力演出問心無愧 港片大環境頹勢難回天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7月01日
Fight For Tomorrow

拼命三郎 Fight For Tomorrow

評分: 6/10
年份: 2025
片種: 劇情
導演: 陳大利
主演: 譚耀文、林家熙、鄭浩南、應智越

香港導演陳大利早年為編劇出身,2017年首次執導《黃金花》,影片整體質素一般,但助主演者毛舜筠和凌文龍贏得金像獎。直至2022年拍國產網絡片《熱探》,然後就是今年的《拼命三郎》。雖然影片不乏誠意,處處流露港味,唯近來香港影市吹起淡風,戲院相繼結業,縱有譚耀文落力宣傳,暫時票房未見起色,有點令人惋惜。

聽說編導打算拍三部以香港生活為題材的勵志片,號稱明天三部曲,其一為《黃金花》,繼而為《拼命三郎》,之後還要再拍一部,但從這兩部的成績來看,要再拍下去不易。記得當年評《黃金花》曾說過,該片題材雖好,但編、導表現僅不過不失,人物的動機太薄弱和理所當然化,影像處理儼如二流電視劇,僅靠個別演員支撐。事隔多年,陳大利在《拼命三郎》的表現,是有一定的進步,例如對白不再如之前直白和生硬,攝影和美術也有非常大的進步,電影感比《黃金花》濃烈得多。

當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片中主要角色,包括作為男主角的過氣古惑仔,都是港產片見慣見熟的類型,但是人物塑造上卻具血肉感。當然這也得歸功於譚耀文的落力演出,幾乎是由頭帶到尾,每一場戲都有發揮,每一個感情位都交足戲,如果直到年底沒有太多其他好戲,相信他明年或可獲得一個金像獎提名。除了譚耀文,其他配角也有表現,例如近年經常客串演出古惑佬的鄭浩南,同是飾演類似社會背景的角色,今次便比去年的《紮職3》優勝得多。記得他在該片雖狀態甚佳,但演繹上只是一味擺款,毫無血肉感,相反在《拼命三郎》中,他的角色性格陰險但又不趕盡殺絕,收放自如,頗能體現其個性的複雜性。

相比之下,作為新一代的兩年輕人,石頭(林家熙)和大衛(應智越),便差得遠。當中大衛的角色本來就是陪襯,發揮不多,很難怪罪演員,但石頭一角卻是繼三郎後的全片之重,可惜未知是否演員演出經驗不足,還是觀眾緣問題,雖然林家熙在片中已是非常努力,尤其身手鍛煉甚佳,但不知何解,一直看下去就是無法討好。以他為主的打拳線,也欠缺張力,未知是否有所刪剪或其他原因,看著他奮戰向上,卻未能感受到當中的激情和熱血。

另外值得一提,聽說影片在疫情其間拍攝,或許當時編導遇到不少困難,感觸甚深,因此在片中穿插不少香港抗疫的新聞和狀況,然而這除了作為對一個時代的某種紀錄,和劇情本身卻似是無甚關連。編導並未藉此表現疫情對戲中人物生活的影響,連旁敲側擊也沒有,有點讓人失望。看來加入這些畫面,只是編導要表達在疫情下拍這部戲遇到困難的個人感慨。

《拼命三郎》不能算是佳作,但比起編導前作有明顯進步,票房未如理想,只能嘆演員叫座力不足。不過這也不能怪責他們,因為現在香港影壇也沒有什麼明星演員真的是票房保證,如早前由古天樂、林家棟和林嘉欣等影帝影后主演的《惡行之外》,連戲院也上不到,同期如黃秋生的《不赦之罪》、梁朝偉的《獵狐行動》、劉德華的《獵金遊戲》,也乏人問津,所以譚耀文也不用氣餒,畢竟他在片中交足功課,對於投資人、編導和觀眾來說,已是問心無愧,值得尊重。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