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2》: 中國傳統武術是否花拳繡腿?
撰文: Kantorates | 發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雄獅少年2 I Am What I am 2
評分: 7/10
年份: 2024
片種: 動畫
導演: 孫海鵬
聲演: 李昕、陳業雄、郭皓
2012年的國產動畫《雄獅少年》帶來不少驚喜,由同一班底泡製的續集,2024年底在國內首映,直至最近在香港上畫。雖然這個系列的聲勢,遠不如今年初創下票房紀錄的《哪吒》,但論原創性和故事主題,卻非常深刻,甚至更為難忘。今次的續集或許未能超過第一集的高度,但也值得注意。
《雄獅少年2》的人物和故事線,延續上一集,但不是如《哪吒》一樣緊接而來,而是開出新篇章,因此就算沒有看過上集,也不會對劇情理解產生太嚴重的影響。事實上,是否看過上集,對影片觀感的確會有不少差別,但和一般認知相反,沒有看過上集非但不影響理解,而且視之為單獨的作品,可能會覺得更好看,相反如看過上集,對於這一次的主題展示,可能會覺得失望。
正如當年評第一集說過,上集主角就是典型的underdog,表面上是講充滿天賦但因際遇或身體條件等局限而未能成才,然而在機緣巧合和非比尋常的際遇下,終於脫穎而出,成為人中之龍,有點周星馳少林足球影子,但實際上其主題其實跟周星馳電影不太一樣,不是盲目地鼓勵人只要努力便會出現奇蹟,達成夢想,而是提醒一些有缺陷或遭遇社會放棄的人,不要忘記初心,並且應該在克服障礙,迎難而上的同時保持真我,也就是少數族群在社會上如何安身立命之道。當中英文片名《I Am What I Am》,其實已很好的道明這個意圖,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不管我生來是怎樣的,我必須勇敢誠實地面對自己,不要因為要屈服於世俗而放棄初心。
換到第二集,主題變成打擂台,按編導說法,講的是對抗偏見、社會不公與自我懷疑的旅程。影片靈感可能來自近年不少中國傳統武術的師父級人物,多次在比武中被MMA等現代武術家羞辱的案例。這些鬧劇引發大眾對傳統武術的質疑,究竟中國武術是否花拳繡腿?這其實是不錯的選材,一直演下去也是有板有眼,然而最大敗筆卻在結局,不知何解,由原來更廣闊的主題訊息探問,突然收縮到類近報私仇的小格局,因此未能如上集一樣在最後作出升華。這種主題上的sidetrack感覺,未知是否和編導想表達的訊息太豐富有關? 例如編導除了講武術,也講網暴,然後又想諷刺運動商業化引發的貪腐問題。這樣一大堆東西要講,主題反而不及上集明晰,也正因為這原因,如果看過上集,可能就會覺得有點失望了。
不過單純以商業性而論,今集整體上還是保持通俗娛樂性,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不會悶,技術上也是更進一步,動畫效果頗細膩,而且建立出中國風格。至於上集引發爭議的鳳眼造型,編導看來是抵住壓力,並未動搖。事實上,上集推出後曾引發規模不少的網上罵戰,編導慘遭網暴。這件事對他看來影響甚深,今集便特別加入一些劇情,表達他的感慨,尤其最後一句「清者自清」的對白,應是其肺腑之言吧。
《雄獅少年2》在技術上進步明顯,但在主題演繹上,可惜未能超越前作,不過以國產動畫片來說,已算是上乘之作。聽說以龍舟為主題的第三集已在籌拍,希望下次能更進一步,帶來新驚喜吧。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