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 - 以四年時間追蹤香港民間團體「毛守救援」 如何本著「救一隻、活一隻」的精神拯救流浪動物
撰文: 編輯部 | 發布日期: 2025年08月23日

毛家 Paws Land
資料
發行:高先電影
導演:區焯文
級數:待定
片長:103分鐘
上映日期:2025年8月21日
故事大綱
由2019年至2023年間,追蹤香港民間團體「毛守救援」的動物拯救過程,包括醫治、暫托到出領養,以「救一隻、活一隻」的精神將生命救過來。《毛家》紀錄流浪動物由無家到「毛家」(毛孩的家),牠們被棄養、被虐待;有被砍掉半邊頭顱、有傷口潰爛、有被蛆蟲侵蝕;有些花盡醫療費也救不到,有些因樣貌外形不討好而留在狗舍終老⋯⋯
四年時間追蹤拍攝了超過四十隻流浪狗,結果成功入屋無奈地只得四隻,可見當中的得來不易,這就是現今流浪動物的殘酷現況!
《毛俠》導演區焯文執導、歷時四年製作的紀錄片《毛家》,記錄香港民間團體「毛守救援」如何不計付出,四出拯救流浪動物的過程。電影真實呈現四十多隻流浪狗的命運起伏——從受傷、治療、暫托到等待領養,當中只有四隻最終能成功入屋。作品赤裸揭示流浪動物的殘酷現況,也展現義工「救得一隻得一隻」的堅毅信念。
四年磨一片,《毛家》終於登上大銀幕,真實呈現香港流浪動物的生存現況。導演區焯文表示,紀錄片希望喚醒社會對動物保護的教育與責任意識——許多流浪動物並非天生流浪,而是被主人遺棄,單靠絕育無法根治問題,教育大眾尊重生命至關重要。《毛家》亦希望呈現「生命平等」信念:義工們無私付出時間、精神與金錢,甘願犧牲個人生活,只為拯救每一條生命。影片中,四十多隻流浪狗的命運起伏——從受傷、治療、暫托到等待領養,最終只有四隻成功入屋——赤裸揭示救援工作的艱辛與動物的脆弱。
導演回憶,優先場觀眾中不少是前線義工,平時以文字、照片和短片分享救援經歷,但在戲院沉浸式觀影下,他們說第一次完整體驗102分鐘的紀錄片,震撼遠超網上帖文,也讓更多觀眾深刻感受動物困境與義工付出。區焯文期望《毛家》不只是動物紀錄片,而是一個讓社會重新思考如何平等對待生命的契機。
為了呼應電影主題,主題曲〈無家〉特意邀請糖兄作曲及編曲、方浩權填詞,並由糖兄與Cousin Fung聯合監製;而由清澈療癒聲線見稱的 治癒系唱作人Cath黃妍 唱出〈無家〉的心痛與希望。歌曲旋律低迴卻蘊含力量,唱出流浪動物的孤單與渴望,也唱出義工無私守護的初心。
黃妍希望透過《毛家》主題曲〈無家〉道出:「動物的生命普遍比人類短許多。有很多動物幸運地能遇上疼愛牠、視牠為親人的主人,當上寵物,過上豐盛的一生;但有許多未夠幸運的,可能一出生就要為保住性命而煩惱,可能無辜地被惡意摧殘至身心靈都受創。正因所有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亦因為脆弱得無力求助的動物確實需要協助,一群不求回報、不計付出的義工也願意冒着受傷的風險,抱著『救得一隻得一隻』的意念,四出拯救動物,給予這些動物一個新希望。」
資料提供:高先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