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之金融大鱷》: 泡沫經濟里的情感價格
撰文: 火神紀 | 發布日期: 2025年08月12日

華爾街之金融大鱷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評分: N/A
年份: 2010
片種: 劇情
導演: Oliver Stone 奧利華史東
主演: Michael Douglas 米高德格拉斯、 Shia LaBeouf 沙拉保夫
吹泡泡,吹泡泡;看著泡泡變大了。
吹泡泡,吹泡泡;看著泡泡不見了。
——Αρηδ·題記·《吹泡泡》
小時候我們都曾喜歡過那些五顏六色的泡沫;拆掉一枝圓珠筆,用筆身醮點肥皂水,再輕輕一吹,然後看著五彩繽紛的泡沫在陽光下飛起。只是我們都知道那些泡沫脆弱得連一陣稍大的風都經不起,只要輕輕一碰,它就破滅了。
第一次知道破滅這個詞,並且知道得如此形象,也許就是從某個那麼美麗而又消失得如此徹底的泡沫開始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原來我們長大了之後依舊如此迷戀那些那般如夢如幻的泡沫。以至於我們這般如痴如狂地追逐那些可望卻不可及的一切。
華爾街是不是我們渴望的那個最大、最夢幻的泡沫呢;我們追逐,甚至就生活在那個泡沫里;住在我們住在那個隨時都將滅亡了的虛妄里。當我們把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寄託在那些易碎的數字和曲線里的時候,我們最真實的生活反而變得不那麼真實了。
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是一個風格多變的導演,我們可以細數他曾經在電影史里所拍過的那些風格各異的電影;可是我又如何能夠接受一個拍出了《天生殺人狂》的導演竟又拍出了如此中規中矩的《華爾街之金融大鱷》(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次貸危機、經濟風暴、銀行瀕臨倒閉、超級企業宣告破產、美國財政部援救……這些在財經新聞上已經耳聞能詳詞彙說明奧利華史東並不像我所想像的那樣自大,這部翻拍自己自己1987年的口碑票房雙豐收的《華爾街》(Wall Street)或多或少表達了奧利華史東向主流市場示好某種意願;只是,這還是我所迷戀過的那個奧利華史東嗎?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里的那個奧利華史東——自我,獨立、率性而勇敢。可是,這並不能把這部平庸的電影從口誅筆伐的泥塘里拯救出來。
電影開始在一個平靜的早上,結束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就像一場紙醉金迷的夢,平靜如水的生活場景以及節奏飛速的工作場景拼湊起我們全部的人生。只是,這個故事發生在紐約,發生在華爾街,所以注定了這是一個在資本市場里徵戰的權錢故事;復仇的橋段自然是主線,而作為情感鋪墊的愛情與親情則成了這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英雄故事里一個點綴的韻腳而已。
或者說,愛情和親情同樣可以是用金錢去購買的;這才是這個故事對於資本市場最大的反諷。所以,男人可以瞞著自己的女人去做一些似乎挺堂皇的交易,父親可以在騙取了女兒的所有資產之後去做資本重組然後再付還本金並且做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真情流露之後得到寬恕;作為一個聯繫起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兩個男人的嘉莉穆麗根(Carey Mulligan)一邊表現出來對於金錢至上的理念的完全排斥和反感,另一邊卻在父親交還1億美金的本金之後原諒了父親和自己的男人,這本身似乎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我一直覺得,當一個人的情感被傷害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不大可能那麼輕易地恢復。像嘉莉對於沙拉保夫(Shia LaBeouf)的愛情,在沙拉保夫背著她去與和米高德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做交易的時候,正如電影里所說的那樣——相愛的兩個人開始有了不信任,又如何能夠將關係像原來那樣維繫呢。又如嘉莉把自己哥哥的死完全歸咎於父親,不管這種歸咎是否合理,但是這樣一個認定的事實又如何能夠在三言兩語之間就這樣土崩瓦解呢。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奧利華史東在情感的處理上顯得過於草率;以至於嘉莉的情感變化看起來非常的突兀。
單就情節的鋪設而言,這是一部相當泛味的電影。電影的鋪墊過於倉促,以至於某些劇情看上來極其的單薄。沙拉保夫和米高德格拉斯的兩場復仇,沙拉保夫與嘉莉之間的愛情,以及米高德格拉斯與嘉莉之間的親情;再加上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上寸土必爭的職場交鋒。這部想把一切都講明白的故事,到底沒能表達好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既要涵蓋所有一切,勢必在每個點上所能投放的精力都有所削弱。兩個多小時里要講完那麼多個故事,想來繁華無限而細膩不足;以至於所有的故事都講完了,而所有的故事卻都同樣都沒能講好。
當然,專業的觀影者也許會盛贊這部電影在鏡頭語言的豐富以及整體的調度;可是這對於一般的觀影者而言,那是天方夜譚般的學院說教,意義並不太大。從情感上來說,我迷戀那個《天生殺人狂》里那個支離破碎卻純粹的奧利華史東,可是我無法喜歡《華爾街之金融大鱷》里這個要規規矩矩卻不專注的奧利華史東。
也許,是不是資本市場里的所有一切,包括情感,都是可以用一個數字去購買回來的。正如沙拉保夫所說的——每個人的心裡總有一個數字,問題是,你的數字是多少。奧利華史東所表達的,是不是這樣的一個主題:當人類最珍貴的情感都開始明碼標價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顯得如此真實又虛無,如此幸福又悲哀……
文: 火神紀